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本溪南芬区:打造“中国辽砚之都”辽宁名片寻访录县区篇十七

    信息发布者:大山里的清泉
    2018-08-23 18:56:01    来源:辽沈晚报   转载


    “关东山里奇宝开,蓝天红霞凝石材;能工巧匠雕辽砚,真品独秀四宝斋。”相传,早在距今千年前的辽金时代,辽砚就深得皇室贵族喜爱,还曾被封为“御砚”。到了清代,辽砚的制作达到鼎盛时期,风头甚至盖过了端砚、歙砚。1929年,张学良携带辽砚参加中国西湖博览会,辽砚从此传遍天下。

    2010年,辽宁省将辽砚确定为“辽宁新三宝”之一。而本溪南芬区也依托辽砚石材资源,以辽砚历史文化为核心,以区域经济发展为支撑,以辽砚生产加工为龙头,带动“伴生”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中国辽砚之都”。


    7年构建出产业小镇

    与闻名天下的“四大名砚”相比,辽砚也许只是个“小弟”。但在品质上,一出世就成为皇家贡品的辽砚却毫不逊色,素有“滑而不流墨、涩而不磨笔、养墨为群砚之首”的雅誉。

    “从清代康熙年间到现在,辽砚的传承与文化不绝如缕。只是一开始多藏于深宫之中,普通百姓难得一见。”本溪辽砚文化产业园主任栾鸿云介绍,直到1929年的西湖博览会后,辽砚才从帝王案头走到寻常百姓家。

    辽砚的原材料主要为青云石、紫云石和木纹石,产品远销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

    2010年7月,辽砚被列入辽宁文化“新三宝”和辽宁“八大文化产业基地”项目。

    2010年11月,本溪市确定在南芬区设立辽砚文化产业园,规划面积8.31平方公里。

    2012年,本溪南芬区斥资3500多万元,盘活闲置资产,购地近50亩,打造辽砚产业发展核心区域,吸纳辽砚业户落户、生产、销售,将该区域内从事辽砚产业的业户集聚起来,成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经过7年的努力,辽砚文化产业园核心区的辽砚会展中心和辽砚博物馆都已对外开放,辽砚检测中心也已建成,并以此为核心吸纳周边100多家砚石业户,一个辽砚产业小镇骨架基本形成。

    从玉雕到石雕 坚持终有回报

    辽砚文化产业园周边聚集了众多的辽砚雕刻匠人,53岁的贺国是其中的佼佼者,辽砚产业的起起伏伏,他大都经历过。

    贺国告诉记者,自己一开始师从鞍山玉雕大师刘宝玮,学习玉雕技术。直到2007年前后,本溪需要雕刻人才,便找到了他。

    于是,贺国向刘宝玮请教,刘宝玮非常支持他转行辽砚,还陪他到本溪考察了好几次。“那时市场虽然一般,但辽砚卖得还可以。”

    2016年,辽砚市场进入低谷。但贺国舍仍然坚持不转行,因为他的追求就在辽砚雕刻上。

    后来,市场形势转好,客户越来越多。“厂子这才有了点模样,逐步往上走,行业知名度也提高了不少。”


    贺国介绍,这是用木纹石制作的花盆。


    质量为先 好料才出好产品

    不同的石雕产品,原料各不相同,但只要是做辽砚,贺国都会买最贵的原料。“不少人为节省成本,都买便宜原料,而我只买最好的原料。因为要做好砚台,首先得有好料,其次才是工艺。”

    过去,辽砚的选料、设计都是由雕刻者一个人完成。而现在,选料后,贺国总会把大家聚到一起,研究哪块料更适合雕刻。“大家一起研究,能发挥每个人的特长,这样设计、质量都不会差。”

    2015年,贺国在挑选原料时,发现了一种俗称为“草花板”的石料。这种石料上有成排的花草纹,纹路在石板里,但立体感非常强,用手摸才能发现是平的。更神奇的是,有的草花板图案非常漂亮,甚至镶上框就能当观赏用摆件。

    因为以前没人用这种石料来雕刻,都是廉价卖掉铺路,贺国就买了一些回家进行研究。正巧,几个搞书法绘画的朋友也觉得这种石料很有韵味,就让贺国做了20块砚台,没想到很快就推广开了,很受欢迎。

    读书读诗 把文化融入辽砚

    “砚台是文房四宝之一,必须讲究文化。一个好的雕刻师要把砚台雕出文化、雕出故事来。”从雕刻辽砚开始,贺国就感觉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影响了发挥,于是他开始学习中国古典文化。“买了很多书,都是古代文化、古代诗词相关的。我天天看这些书,体会不同的故事和韵味,再把诗词的故事、情节都体现到雕刻的砚台上。”

    贺国说,雕玉器和雕砚台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点——玉器是立雕为主,砚台是浮雕为主。有了玉雕的基础,雕刻辽砚上手也很快。所以他把玉雕的手法和技巧运用到辽砚上,比如利用石头的俏色,使得色差分明,把这些技巧借鉴过来,雕出的辽砚观赏性更强。“不论玉雕、石雕,首先就是设计,要根据材质、颜色做出合适的设计才能雕刻出好的作品。”

    直播展示 让辽砚走进网络

    随着辽砚市场越来越好,贺国的儿子小贺也参与到这个行业里。

    其实,小贺一开始对辽砚并不感兴趣。“年轻人,喜欢的是网络和汽车,他一开始在4S店销售汽车。前一段时间我忙不过来,就喊他来帮忙。”

    没想到干了俩月,小贺对辽砚产生了兴趣,干脆辞去了4S店的工作,专心地搞起了辽砚营销,还让辽砚走进了网络。

    “用网络直播,再从网上销售。每天的新产品都通过直播介绍出去,然后包装、发货。”贺国说,“以前都是在家坐着等人上门来买,现在不一样了。有了网上销售,产品不愁卖了,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俗称为“草花板”的石料上有成排的花草纹,纹路在石板里,但立体感非常强。


    期待有一天雕出传世名砚

    这些年来,贺国雕刻过许多块辽砚,而他觉得最理想、层次最高的,是2017年辽砚文化节展出的作品“中国梦”,采用的石材是被称作“金包玉”的木纹石和青云石。

    这块砚台长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雕刻有玉猪龙、和平鸽、牡丹、骆驼,分别寓意中国雕刻文化的悠久历史、五大洲和平相处、富贵和“一带一路”。贺国说,这是他雕刻的最大题材的作品,设计构思雕刻了1年半。

    “雕刻是个累活、枯燥的活,干上就得投入,不能老寻思别的。”贺国告诉记者,“看一个人的作品就知道他的性格、心里想什么,因为从设计到动手、到作品完成,每一个过程都是心境的体现,细加琢磨,就能看出很多东西。”

    现在,贺国最期待的是辽砚市场能越来越好,再就是能够找到一块理想的石料,雕刻出一件传世名砚。“干了一辈子,总得给自己留下点东西。不说是最好,也得是最能体现自己雕刻技艺的作品。”

    记者手记:

    辽砚+文化+旅游

    整体协同发展

    辽砚文化产业园,其实不是个纯粹的园区。因为它包容并吸纳了石湖、三道河、思山岭、黄柏峪和财神庙5个村,除了辽砚文化产业核心区的展示销售和文化综合服务,还有着财神寺寺院景区,以及众多的辽砚生产加工企业。经过7年的建设,已经成为集开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辽砚产品集散地和区域民俗特色文化旅游基地。

    2012年,本溪南芬区政府投入3550万元,盘活闲置资产,打造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的辽砚产业发展核心区,随后,辽砚文化产业园先后被第二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第四批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园区的核心区被列为国家“2A”级景区。

    2017年11月,位于核心区的辽砚博物馆也建成投入使用。

    2014年3月,辽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

    2014年5月,本溪市辽砚行业协会成立。

    2015年1月,省级砚石检验中心得到认证,8月全面启动,领跑全国砚石产业。

    2017年7月,辽砚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保护成功通过评审。

    2017年9月,《宫廷制砚雕刻技法》成功申报并通过标准化平台认证。

    2018年7月,辽砚文化产业园与上海隆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辽宁盛汇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了“辽砚产业振兴产业链”项目。

    相信不久的将来,辽砚将重回鼎盛。

    辽沈晚报/金松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